《在咖啡館沒有壞事發生》

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

《聖巴斯蒂安之(渴) ‧ 求 ‧ (疒正)》觀察紀錄



  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,都是他自己的,包括那些令他覺得受傷的事情,令他覺得無法承受的事情,令他覺得喜悅的事情。這並不是說,他是完全獨立的存在,他是不為外物所改變的存在,相反的,那些加諸在他心中的那些價值判斷或是影響他每一個行動的選擇,都是他的家庭、社會、的某種評估好壞善惡的基準。
 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,都像他——聖巴斯蒂安一樣,在所謂的「人生」這個時間裡,每分每秒,開眼闔眼,都在接收著別人給予我們的關於思想的一切。但是最終,還是我們自己去做一個決定,在那個決定裡,有自己,和無數的他者。

  聖巴斯蒂安,男性,天主教徒,因為無法接受自己對男性產生性慾,進行十七年的心理治療,無法得到「自己想要的結果」,選擇安樂死。

  是的,關於這個男人,我們所能知道的,僅僅是這些,新聞報導的文字,外在的敘述,客觀的事實。但在那些敘述與事實背後,是一連串,龐大而難解的密碼,太多太多的「決定」在那短短的新聞文字之中。
  在那十七年中,是否有一刻他想放棄呢?那十七年中的每一次治療,有什麼不同呢?在最後的最後是什麼東西,什麼話語,什麼眼神,還是什麼走在路上看見的廣告標語,終於讓他做了不同於以往決定?

  這一切就像是無止盡的黑暗。那黑暗不是什麼好壞善惡,僅僅是黑暗,幫助我們入眠的一種情境罷了,只是在那情境之中,是無數的確實存在的關於他的一切,那些醫師開的處方箋,那些藥,那些打開他的什麼秘密的鑰匙,那些衣服——或許是他的或是別人的,也或許是他瘋狂的愛的某個男人的。是的,這一切都存在那黑暗之中,真實的存在,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,因為我們不是他。

  他在那黑暗中沈沈地睡去了。睡了,不是死了,因為他追求的不是一種結束,而是另一個開始罷了,在另一個他不需要作這些「決定」的人生再開始。就像是奮力潛進海洋的最深處,看見那顆在深不見底的黑暗中的一顆珍珠,卻又因不可抗拒浮力,再次回到海面上。

珍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