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在咖啡館沒有壞事發生》

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

全民健保不給付─計畫說明會回顧(參)|海洋大學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昱君(小藍)



主持人疾米:接下來要介紹的案例是海離散,這個案例會透過視力與語言系統的退化,似乎漸恢復對海洋的適應力,那我們歡迎海洋大學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小藍!


小藍:我長期研究海洋,人魚是我的專業領域。大家知道,海是土地的母親,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。海對於我們是很重要的,所以我們需要對海有更多的瞭解。

關於海離散,其實它一直存在著,但沒有人發現,直到這幾年研究才發現它的重要性。因為我的專業領域是人魚,所以我今天特地邀請我的人魚朋友來。人魚朋友他話很少,今天早上問她要不要一起來,到現在他竟然都還沒有回覆。

這個朋友他比一般人有更多海性,這其實跟進化論有關,大家都知道人類是從魚演化而來的。其實有科學家指出,在泥盆紀之前,是沒有陸生動物的,奇妙的是,在泥盆紀之後的化石開始出現很多陸生動物。因此可推論,陸生動物是從海洋走上來的,從海生動物變成兩棲類,變成爬蟲類變成哺乳類,依照這樣的進化論來講,我們漸漸發現,以前定義「人類最終的終點會在陸地上結束」,也就是在陸地上發展我們的文明,或者是從固態的土地上生活,自從最近新聞報導發現人魚,我們開始去想,會不會人類最後的終點並不是在陸地上?我們從母親的肚子出來,有沒有可能再度回到母親的肚子裡?我們從海走上來,會不會再度回到海裡面?

這個法其實是有根據的,剛剛疾米有提到視力的部分,人老化之後,容易患有白障、青光眼,其實眼睛是看不太到的。而我們研究海洋生物時發現,其實有些深海魚類也是有相同的狀況喔~雖然他看不見,但他很清楚他要去哪裡喔~所以人老化的症狀的狀況跟魚有一個共通點,所以我們就連起來了!有沒有!你們有沒有連起來?(有笑聲出現)不要笑,這很認真!人老了視力開始退化,開始生跟魚一樣的症狀,那有沒有可能我們活得越老,我們就更有可能變成魚呢?其實我也很好奇我的人魚朋友,是不是其實年紀超大的?五六百,但這個問題他還沒有回答我,那如果有一天他回答我了,我會再發表我的研究報告。

目前關於海離散的症狀,其實跟人魚是反向的。我這邊簡單提一下,有一些人身上其實有一些海離散的反作用基因,例如人魚朋友,他身上就是有這個海離散反作用基因,所以人魚是不會得海離散的,我們在陸地上生活的人才容易有海離散症狀。這個症狀可能就是比較多話,比較理性,你跟他講情感講不通,有數據顯示,不管是早發還是晚期,現在陸地上大概有80%的人有海離散症狀。這樣全民健保當然不給付嘛!對嘛!給付就完了~太多人要看病了。

以上我先講到這邊,謝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